培训交流发言稿
在生活中,我们总不得不需要用到发言稿,通过对发言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好一份发言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培训交流发言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训交流发言稿 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从参加工作至今,这么长时间离开工作岗位,转换角色,在大学校园里接受继续教育,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机会非常难得。和在座的所有学员一样,我对此次培训非常珍惜,充满感恩,充满期待,也收获巨大。
走出中学校门,进入大学校园,河南师范大学精心安排的丰富精彩的培训内容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窗,让我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思路,也为我开启了一扇又一扇门,指引我在工作中更快地进步。
同时,河师大美丽静谧的校园,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我有机会慢下脚步,静下心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主要从收获感悟、自我反思两个方面向大家进行汇报。
一、收获感悟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这次在河师大的集中培训接近尾声,不看学习笔记,不看课件,回想剩下了些什么东西呢?
收获一:专家团队爱岗敬业、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将持续激励我不断进取。
每一位培训专家,不论是来自高校、人教社、教研室的专家学者,还是来自中学生物教学一线的名师,他们对专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治学的态度,都深深感染着我。
不论做过多少场报告讲座,他们都在不断学习发展,与时俱进更新授课内容;不论天气恶劣路途遥远还是身怀有孕或者刚办理出院手续,都提前10分钟以上侯课,认真做好一切上课准备;一次上课几个小时,自始至终都是精神饱满,充满激情……
他们工作岗位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年龄、性别不同,相同的,是都有对自身工作的热爱与尊重,并为之不断努力,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而且在取得巨大成果之后仍然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与执着,勤勉自律、谦虚谨慎,与职业倦怠绝缘。
尊重自己工作的人也必将受到别人的尊重。专家、名师们用他们精彩的培训内容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每一位学员的尊重和爱戴,他们,是最美丽的人。
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一定数倍于普通人。专家学者、明星教师尚且如此勤奋,努力,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有什么资格固步自封,停步不前呢?
有一则寓言是这样讲的,小狮子问母狮子:“妈妈,幸福在哪里?”母狮子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狮子不断追着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母狮子笑道:“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只要你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
借用这则寓言故事中母狮子的句式自我激励一下:“只要我们勤奋并且坚持努力,我们想要的就会逐渐跟随着我们而来。”
前两天有位朋友在微信上分享了一段话,我果断收藏:“倘若说成长是青春的一个梦,那么,谁成长的脚步不停,谁拥有的青春时光就最长!”是的,虚心学习,不断发展,就是青春永驻、一直美丽的法宝,是一名教师与时俱进,永葆魅力的秘诀。在这段学习中每一位专家、名师的让人难忘的美丽形象都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岗位平凡不重要,爱岗敬业最美丽、不断发展最美丽。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段时间,我们一次次被摇动、被推动、被唤醒。回到工作岗位后要做的,就是学以致用,不断发展,让自己的精神长相、工作长相更美,对学生有更大的影响力!“近朱者赤”,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精神长相和学习长相也会一天比一天更美。
收获二、新视野、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助力今后专业发展。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物学到处都是谜,到处是前沿”。“生物学教学到处是素材,到处是资源。”
各位专家、名师对于教材整合、跨学科资源整合、实验创新等方面的宝贵经验,让我脑洞大开,跃跃欲试,充满信心。
在为牛瑶老师呈现出教学资料惊叹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自己今后如何更好地搜集、整理和使用素材,更多地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科教节目、社会新闻,多关注前沿,保持好奇心和学科敏锐度,从而更好地引领、感染学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自我反思
联系实际工作,我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1.总结反思的缺位限制了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想方设法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机会和条件,大胆实践,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得到了学生和同事的肯定,但是工作用心做了,却没有及时总结反思,也就没能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主要表现在:
①教学反思仅仅停留在以“教后记”形式存在的碎片化的记录上,课堂教学的亮点、新的生成、经验、教训等等,没有及时进行梳理和归纳,没有撰写成案例分析或经验总结,非常可惜。
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仅仅是“就问题论问题”式地解决,没有深入进行思考和研究,以至于进行课题研究时,找不到方向和切入点。
2.行动力不足导致“想法已经跑出十万八千里,行动却仍在原地踏步”。
一直计划对初中生物课的各种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但是却没有付诸行动。导致的结果是:①备课上课还是就课论课,高度不够。②面对明年即将到来的生物中招考试,怎样利用有限的课时完成教学和复习备考任务,压力很大。
3.概念教学不够扎实,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把握下的功夫不够,对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在重要概念的教学中方法较单一,对学生生物学概念构建的过程关注不够。
同时,在全社会都广泛关注、高度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今天,我明显感觉到在学生探究性学习及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上,在科学方法和思维训练等方面,我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学习,积极探索。
我庆幸,这次培训促使我反思,并发现了以上问题。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有问题和不足不可怕,早一天发现,早一天行动起来解决问题,弥补差距,就早一天进步和成长,学生也更早、更多地受益。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这条科学、艺术之路上,我们永远在向前走。
培训是短暂的,但带给我的影响却将是持续而深远的。学习,反思,实践,进步,我一直在努力,也必将更努力!感谢河师大的领导和老师给我们打造了如此高大上的学习平台,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指导和帮助,感谢各位学员朋友的陪伴和激励,与大家一路同行,感觉真好!短暂的相聚,我们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明年夏 ……此处隐藏12304个字……来,变电检修工区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兄弟单位的帮助下,在工区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实现了长周期的安全生产,圆满完成了武威电网检修维护的各项任务,同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并荣获了省公司和公司的多项荣誉,在此,我代表工区全体职工对给予我们帮助的公司领导、兄弟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如何在变电检修工区生产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行之有效地开展好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一直是我们开展培训工作的核心。以往,工区在对职工的培训中,主要是选择生产任务相对较少的时机,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培训。然而,作为一线生产工区,由于近几年电网建设明显加快,设备维护任务日益繁重,人员学习培训和工区生产任务常常发生冲突,使全工区的培训工作一度受到制约。
开展培训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不只是做几道题、听几节技术讲课、开展几次考试,更多的是需要将学习到的东西如何应用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培训后,在实际工作起到的效果进行评估。采用传统的集中讲课培训方式,学习时间
刻板,使得职工在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而且授课内容、方式、方法也无法满足不同水平员工的需要,经常是“听的时候,感受不少;听完之后,忘记不少;用得时候,走样不少;实际效果,基本很小”。
变电检修工区总结多年培训工作的经验,认为 “实际工作就是最好的培训,检修现场就是最好的课堂,检修缺陷就是最好的考题”这一培训理念,采用 “全员讲课+实际操作+技术比武”的方式,大力开展行之有效的全员培训,有效地解决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
第一、全员讲课,三人行,必有我师
实际上,我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有别人比不上的长处,可以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以往的培训中,坐在讲台上的都是专家、技术员,但是现在,不管是新员工还是老师傅,都有机会在讲台谈一谈自己对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理解,交流工作经验、探讨学习心得。通过交流和探讨,我们可以将他们好的做法进行推广应用,我们也可以通过他们的经验教训引以为戒,避免其他人重蹈覆辙。同时,上台讲课前的准备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过程,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和制作课件对于每个员工来说本身就是一次不折不扣的专业知识强化学习过程,在台上不管讲的水平如何,也不论是否有足够的深度,对于每个上过讲台的员工来说,从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方
面都是一次难得的历练,而在讲课过程中台上台下自由讨论,许多专业问题在讲课过程中越辩越明。20xx年冬训中我们工区有十几位员工先后登上讲台,有参加工作两三年的80后,也有工作十多年班组长,还有临近退休的老师傅,职工培训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实际操作,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
为了帮助各班的青年员工尽快成长,工区利用变电站退役的旧设备,在工区建立了变电检修、继电保护、电气试验三个实训室,如继电保护实训室可开展110千伏线路保护装置故障查找、保护调试、断路器传动试验、二次端子箱接线等实训项目,电气试验实训室可开展变压器、互感器、避雷器的圈套试验项目,变电检修实训室可开展隔离开关安装与调试、10千伏真空断路器检修与调试、高压电缆头制作等项目,实现了现场培训室内化,学用一体化,不但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实训的便利性。
学用一体化的培训方法,既可以使培训人员在实验室面对现场实际设备,练习操作技能,减少实际工作时对现场设备的陌生性,还可以使员工将现场培训内容在教、学、用中同时进行,干中学,学中干,既不影响正常工作及生产秩序,又使人人都有机会争做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全面的员工。这种培训手段的应用彻底打破了一直以来培训工作与现场实
际相脱节局面,加快了技能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培训服务生产、生产促进培训的良性循环。
第三,技术比武,比学赶超,助青工成长成材
技能比武不只是一种技能的较量,更是素质的考验,工区一改以往各专业技术比武各自为战的方式,要求每人掌握本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其他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实现员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为了比出好成绩,赛出高水平,青年员工们自发学习大量专业书籍,主动请教专业技术人员,请现场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帮助知道,纠正操作错误。
通过技术比武即带动了广大员工学技能、练技能的良好风气,又引导员工树立了“依靠技能生存、依靠技能发展、依靠技能创造价值”的学习理念,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使青工真正感受到只有拥有好技术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形成了青年职工钻研技术、创优争先、矢志成才的热潮,不但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而且为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舞台。
实践证明,变电检修工区运用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较以往传统培训形式更能适应基层班组的培训需要,它充分调动了青年员工的学习热情,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搭建的更广阔的舞台,鼓励青年员工主动学习,积极实践,提高了年青同志的现场作业水平,加快了青工成长的步伐,推动了工区整体生产工作水平的全面发展。
总之,只有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开拓培训新思路,才能更好的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真正实现通过培训工作为企业培养人才、保障安全、促进发展,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培训交流发言稿 篇13四年前,作为一名邗中学生,我就深深体会到了邗中精神,四年后,当我再次聆听朱副校长,陈助理,马主任,潘老师讲述邗中精神,我有了全新的感受,更深的理解。作为邗中人,我更要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胜利”的邗中精神。
热爱学生,这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徐校长提出教师要“爱校如家,爱生如子”。邗中的道德课堂正是这一原则的深刻体现与实践。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罗素说过“凡是缺乏教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教师用友爱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爱的手段,情感需靠情感去陶冶,爱心需靠爱心来熏陶。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到他们对世间百态的体验,他们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
同时,师爱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师的爱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和敬慕感,他们愿意与教师推心置腹的交流,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听其言”。
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事业,人的培养靠单枪匹马是不行的,因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是多方教育者集体劳动的结晶。教师间的团结协作对发展教育事业至关重要。昨天陈军老师谈到邗中精神之一“艰苦创业,克难求进,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发扬老教师的奉献精神。”感谢邗中精神给我们新教师的支持,感谢邗中老教师对新教师毫无保留的指导,传授经验。感谢邗中提供新教师成长的平台以及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邗中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
“站在高岗上避免走下坡路的唯一办法就是去攀登新的高峰”这是徐校长的名言,同时也将是我的座右铭,我的努力方向。是邗中培育了我,将来我会在我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把这位份爱回馈给母校!努力做到德业双馨,成名成家,养大家之气,成大家风范!
文档为doc格式